实验室安全知识第一期

发布时间:2018年01月10日发布人: 来源: 浏览次数:

实验室安全防护规则

1.学校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 “安全第一”的观点,保持高度警惕性,及时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,防患于未然,以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,使得师生健康不受损害,国家财产不受损失,环境不受污染。

2.严格实验室、仪器药品室和各种安全防范措施,防火、防气(煤气)、防盗、防爆、防电、防毒等设施不准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借用或挪用。

3.仪器药品室内要严禁明火。贵重仪器要有专人妥善保管,危险药品(包括剧毒药品),应远离窗口存放,要双人双锁保管,严格办理领还手续。

4.实验室用电必须专设,线径选择和布线要符合安全要求。要配备漏电保安设施,高压、低压应有明确标记分开(如信号灯)。学生实验用电超过36伏或使用煤气灯时,必须由教师负责开启闸门。实验结束,应立即关闸。

5.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前,应认真检查各实验室,仪器药品室的水、电、煤气和门窗等,确保万无一失。

6.对由于放松警惕、玩忽职守、违章操作、安全防护不力而造成人身伤亡、失火、被盗、严重污染等重大事故时,要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,对事故责任者要严肃处理。

救火原则

扑救初期火灾时,因为化学实验室常存放一些易燃、易爆药品,而这些化学药品有着不同的特性,如易燃液体、易燃固体、自燃物品、遇湿易燃物品等,这些化学药品容易发生火灾、爆炸事故,由于化学药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,并且大多数危险化学药品在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或烟雾,极易造成人员中毒、灼伤。所以要组织人员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扑救,同时立即报警。扑救时应遵循先控制、后消灭,救人重于救火,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。

灭火器的使用方法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hq31          mhq32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mhq3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hq13           mhq34            xfq35

应急救援

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发生受伤事故,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。

1.受玻璃割伤及其他机械损伤:首先必须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或金属等物碎片,然后用硼酸水洗净,再擦碘酒或紫药水,必要时用纱布包扎。若伤口较大或过深而大量出血,应迅速在伤口上部和下部扎紧血管止血,立即到医院诊治。

2.烫伤:一般用浓的(90%~95%)酒精消毒后,涂上苦味酸软膏。如果伤处红痛或红肿(一级灼伤),可用橄榄油或用棉花沾酒精敷盖伤处;若皮肤起泡(二级灼伤),不要弄破水泡,防止感染;铬伤处皮肤呈棕色或黑色(三级灼伤),应用干燥而无菌的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,急送医院治疗。

3.强碱(如氢氧化钠,氢氧化钾)、钠、钾等触及皮肤而引起灼伤时,要先用大量自来水冲洗,再用5%乙酸溶液或2%乙酸溶液涂洗。

4.强酸、溴等触及皮肤而致灼伤时,应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,再以5%碳酸氢钠溶液或5%氢氧化铵溶液洗涤。

7.水银容易由呼吸道进入人体,也可以经皮肤直接吸收而引起积累性中毒。严重中毒的征象是口中有金属气味,呼出气体也有气味;流唾液,牙床及嘴唇上有硫化汞的黑色;淋巴腺及唾液腺肿大。若不慎中毒时,应送医院急救。急性中毒时,通常用碳粉或呕吐剂彻底洗胃,或者食入蛋白(如1升牛奶加3个鸡蛋清)或蓖麻油解

毒并使之呕吐。

8.触电:触电时可按下述方法之一切断电路:

(1)关闭电源;

(2)用干木棍使导线与被害者分开;

(3)使被害者和土地分离,急救时急救者必须做好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,手或脚必须绝缘。

上一条:实验室安全知识第二期 下一条:安全警示案例第一期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