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警示案列第三期

发布时间:2018年01月10日发布人: 来源: 浏览次数:

高校实验室安全事件资料选录

该资料是根据2010~2015年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发生的典型事故(媒体曝光的)统计。

其安全事件总体情况见表1。其95起实验室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,238人受伤或中毒(包括98个病原菌感染者)。数据显示: 2013~2015年引起的死亡人数( 7人)比2010~2012年( 3人)增加133%

安全事件的表现形式

其95起实验室安全事件的主要类型有爆炸、火灾泄漏、中毒、和生物安全等。其爆炸、火灾、泄漏、生物安全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,这与实验室使用种类繁多的易燃、易爆、有毒化学药品以及有些实验需要在高温、高压、超低温、强磁、真空、辐射、微波等特殊条件下进行相关,如操作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。统计结果显示,各类事件中,爆炸和火灾发生较多,合计占68%,泄漏12%,生物安全11%,中毒2%,其他7%

安全事件原因

高校实验室的发生安全事件的因素繁多,主要包括:危险化学品安全、生物安全、仪器设备安全、水电安全、辐射安全等方面。从95个高校实验室安全案例中,危险化学品安全、生物安全、用电安全相关因素引起的安全事件最多。

常见的安全事件原因主要有:违反实验操作规程,实验操作

不慎,化学品存储不规范,化学反应失控,设备老化、故障或缺陷, 用电设施未关,实验办公未分区等。

如表2所示,统计结果表明:就安全事件数量,因违反实验

操作规程和实验操作不慎引发的安全事件为最多,导致的伤亡也最大。

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

危险化学品相关的安全事件的屡次发生,不断惊醒高校

①实验室不仅需要在危险化学品的采购、 运输、 装卸、 储存、使用及报废过程中完善管理制度, 还需要加强贯彻执行这些管理制度。

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, 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, 更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。

③实验室人员的自我防护不到位也是导致事件的因素之一。

细化管理 完善教学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

摘自(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教高厅[2017]2号)。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要坚持精细化原则,系统总结教学实

验室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,科学分析不同专业门类教学实验室、不同岗位、不同人员的安全风险因素和行为,推动科学管理、规范管理和高效管理,实现对教学实验室安全的全过程、全要素、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。

高校要根据学校基础条件和教学实验室的专业门类特性,不断完善教学实验室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机制。对新建教学实验室,应把安全风险评估与审核作为建设立项的必要条件。对改建、扩建教学实验室,应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对建设方案进行评估。明确和落实建设项目立项、规划、设计、施工等环节的安全责任。项目建设验收时,要同步进行安全验收。教学实验项目要进行事前安全风险评估,明确标识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。对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物品,建立采购、运输、存储、使用、处置等全流程安全监控制度。要建立教学实验室安全定期评估制度,及时发现问题,切实消除隐患。要树立“隐患就是事故”的观念,依法依规建立教学实验室安全事故隐患排查、登记、报告、整改等制度,实行“闭环管理”,确保整改责任、资金、措施、时限和预案“五落实”。要建立完善实验用危险废弃物处置备案制度,协调有资质的企业及时进行处置。

上一条:寒假将至,@所有大学生,这份寒假安全指南送给你! 下一条:安全警示案例第二期

关闭